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

中四普通学术班会考成绩不理想

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是仍然不免失望。

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

祝福中四普通学术班学生

中四普通学术班学生已经考完N水准会考,目前只有半数回来上课。会考成绩将在12月17日放榜,祝福他们考取好成绩,做出正确选择,为自己开创美好前途。

祝福中五普通学术班重考华文的学生

11月10日就要参加会考了,可是现阶段却见不到学生,要帮也帮不上了。只有献上最真诚的祝福,希望参加重考的学生,不及格的可以及格,原本及格的可以考取更好的成绩。

2009年6月8日星期一

《狼图腾》读后感

一、感谢和改变
感谢秦老师借了我这么一本好书来刺激我死水微澜的思想。
《狼图腾》(简称《狼》)首先彻底改变了我对狼的刻板印象和负面形象。其次刺激了我对民族精神的反省和思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丰富了我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反省和探索
《狼》通过了虚实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织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又一幅生存斗争的残酷又壮烈的摄人心魄的画面。在画面里,我们不止感受到动物世界弱肉强食的残酷,更感受到草原人顽强斗争的生命意志和生活智慧。《狼》重墨渲染的却是狼世界里面值得人们虚心学习的东西,不只是狼在生存层面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适应能力,而是通过对于狼的研究和思考,带领读者展开对于生态平衡、民族文化乃至于人类未来等重大课题的反省和探索。可以说,每一个用心的读者,都肯定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灵魂的颤动,以及生命力的苏醒。我们未必接受作者最后的所有结论,但是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敢探索的精神,绝对是值得我们赞扬的。

三、个人心得
《狼》中不断重复地说:狼是草原游牧民族肉体上的半个敌人,却是他们的精神导师。这句话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其中含义,希望日后可以另文探讨。
这里,我倒想表达一下自己对于《狼》所肯定的“文明狼”的思考。《狼》认为,中华民族“文明羊”的性格必须改造为“文明狼”的性格,最终才有可能进化到“文明人”的阶段。
我认为,中华文化(所谓“文明羊”)和西方文化(所谓“文明狼”)各有短长,必须取长补短,共同进化到“文明人”的阶段。今日地球上的所有优秀民族,都必须融合、超越“狼性”(阳刚、进取、横向开拓)和“羊性”(阴柔、退让、纵向挖掘),回归“天性”(动态中的平衡、辩证的和谐、螺旋形上升),才能表现出真正的“人性”。不是这样吗?要不然,恐怕我们会在“半狼半羊”的迷思中,丢弃五千年“羊”文化的“美”和“善”,却又学不到西方文化的精华。其实,《狼》不是也说得很清楚吗?我们要恢复的是“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不是什么霸道、强盗式的东西。
《狼》终篇表现出了极为深沉的失落感,不只是对于狼群灭绝的一种感受,更加是一种对于人类愚蠢行为的一种失望和落寞。对于“狼性”和“羊性”的思考,指向的是“人性”的反省和思考,这是《狼》所给予我们的最大的教益。

2009年4月26日星期日

My Interpretation of "E cube" (English Translation)

(This is My interpretation of "E Cube" in Chinese -- The 3 Dimension of "Xin" (心))

1. Enriching Minds:

  • The dimension of height. (高度的慧心)
  • It is the "journey of seeing bigger picture".
  • Idea illustration: Sky is not the limit. We should go beyond it and enter into the outer space. When we think that we see the 'biger picture', there is always a 'bigger picture' out there.
  • Application in real life: We should go beyond language to see bigger picture of human culture so as to teach language well. We should go beyond Commonwealth Sec to see a bigger picture of world class school so as to bring the school to a new height. We should go beyond races to see a bigger picture of human being so as to attain racial harmony. We should go beyond religions to see the bigger picture of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human life so as to attain inter-religious harmony. And so on.

2 Engaging Hearts:

  • The dimension of depth. (深度的爱心)
  • It is the 'home for all students and teachers.'
  • Idea illustration: People call schools/workplaces as their 'second home'. It is not true. It is either you have a home or you have none.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first home' and 'second home'. The famous Chinese saying of 'within four seas, all mans are brothers' enlightens us the meaning of 'real home'. If we have sincerity towards people and build up quality relation with them, whole world is our home. If we fail to show sincerity towards our family members and build up quality relation with them, there is no home for us in this world.
  • Application: Teachers should show (from the heart) care and concern for their students so that to lead by example for them to show (from the heart) their care and concern for their peers, teachers and parents. Care and concern not only the academic results, but also the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
  • To add, 'engage' should go deeper and deeper. There is no limit. I think of the metaphor of 'deep ocean' (as compared to the metaphor of 'outer space' of the mind). We should engage the ever lasting source of power of life, i.e. love.
  • This is the aspect of EQ.

3 Excellent Environment:

  • The dimensions of length, width and height. It is a 3-D space. (广阔的空间)
  • It is 'the best time and spcae in our lives'.
  • Idea illustr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ind and the heart, or the source of them, is the 'Will Power'. With our free will, we will discover that: Every single moment of time in Commonwealth is the best mement in our lives! Every corner of Commonwealth is the best space in the entire world! This is actually the power of 'yin' (calmness of the mind) and 'yang' (warmth of the heart) as mentioned in the I-Ching, the Chinese classics.
  • Application: (to be developed)
  • This is the aspect of AQ. ---- The Excellent Environment will not come by istself. It will only come if we have the courage to face all the difficulties and adversities and work in team or teams to overcome them.

(documented: 22 November 2005, 10:45:03 AM)

三心:慧心、关心、开心

1 EnrichingMinds:慧心;老师用自己的慧心来启发学生的慧心。
2 EngagingHearts:关心;老师关心学生,并引导学生互相关心,关心学业,也关心人格的全面发展。
3 Excellent Environment:开心;开心的工作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人事环境和心理环境。

(大约写于2005年11月21日)

2009年4月20日星期一

Involve Me

Tell me and I'll forget.
Show me and 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understand.

2009年4月3日星期五

给机会、骗不过、会忍耐

这个标题内容,出自今天一个犯错的中五学生之口。
他在课堂对我大声吼叫,出言不逊之后,我把他交给训育主任处理。
训育主任向他说了一番话后,带着他来到我的座位旁,在他面前告诉我说:他必须向我说明他不必被鞭打的理由,否则依照校规,他对老师无礼辱骂,是要被鞭打的。
于是,我带着他到教员工作室外边的桌椅坐下来。
他先向我道歉。
我问他:我在你中三时教过你,我已经很了解你了,可能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因为我学过心理学。(但是,你了解我吗?)你说,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我要他说出三个特点。
他很聪明,在这种情景下,把握机会说:给机会。
我说:很好,答对了一个。但是,最重要的不是老师给你机会,而是你要给自己机会。那,第二个(特点)呢?
他也懂得挑老师爱听的说:骗不过。
我说:对,你骗不过老师。但是,老师更希望你不要被自己骗了。要知道,我们的大脑是最胆小的,一旦我们发怒,它就会赶快为我们寻找一百零一个生气的理由。那,第三个(特点)呢?
他想了好一阵子,才说:会忍耐。
我说:是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忍耐,忍耐住怒气,大脑才能想到好方法来解决问题。好,现在你去向训育主任说,我和你说了什么。
他再次向我道歉,然后下楼找训育主任去。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校群活动

6月2日的校群活动,前边30分钟的讲座,江校长建议要有学生参与讨论的活动。
打算设计(10+10+10)的活动,前10分钟介绍讲解,中10分钟活动,后10分钟交流总结。
先在中一高级华文班试教。

2009年3月29日星期日

神仙教学法

刚过去的这个星期,发生了一件颇有趣味的事。
一天下午,我在用餐时,刚好同事也进来用餐。我们就闲聊起来。
我们谈起了学生们的学习态度等等,也谈到了上课应该包含“好玩”的元素。
她告诉我一段有趣的对话。她说,她有一名表弟,化学成绩一向很差。她身为表姐,又是化学老师,很想帮助这个表弟。可是,表弟却一直逃避和推延,一直到距离化学会考三天前才来求她:“姐姐,可以帮助我补习化学吗?”
她就向他说了一段“经典”的话:“小朋友,三天?三天要把化学搞好? 除非你是神童,或者我是神仙!”她说,可惜两者都不是。
这段话给了我一些启示。
第二天,我向这位同事说,可不可以这样呢?我们在一堂课开始时,向学生们说:“假设你是神童,我是神仙,我们一起来创造奇迹!”
我说,这就叫做“神仙教学法”。
我还补充说,当然版权归你。

2009年3月28日星期六

关于SEL的学习

1 SEL就是Socail Emotional Learning,也就是“社会大我与情感小我的学习”(暂用的蹩脚翻译)。
2 “社会大我与情感小我的学习”包括五个层面的内涵:(1)自我认知(自觉、自尊、自信);(2)社会大我的认知(换位思考);(3)自我规范(要事第一;制怒);(4)人际关系的处理(双赢思维;先听后讲;提供与接受他人援助);(5)做出“知己知彼”、“内外兼顾”(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决定。
3 总的来说,“社会大我与情感小我的学习”概括三个层次(三个世界):(1)个人自我的层次(一个人的内在世界);(2)社会人群的层次(很多人的外在世界);(3)融合个人与社会的层次(一多相即的完整的世界)。

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

裕廊小学《弟子规》演讲

3月14日上午11时至12时,在裕廊小学主讲《弟子规》。
有大约100名家长出席,现场气氛十分良好。
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原本以为最多二十多人会报名罢了!
过后,有家长亲自上前来致谢。
回到家也听到辗转传来的赞誉。
感觉真好。
觉得自己真有用。
感谢校长Mrs. Yip 给我这个机会。

2009年2月26日星期四

中五班的文件夹

本来应该是上个星期应该收齐,交到办公室去的,可是到了这个星期,却还没有收齐。怎么办? 看来明天无论如何,先把收到的送交主任室去。

2009年2月15日星期日

Adam Khoo 的威力

Adam Khoo的确厉害,每年都征服了一届又一届的大多数学生,让他们流泪、反省、道歉、立志。今年中四普通学术班和普通工艺班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昨天(星期五)晚上真情流露的场面,令人动容。让人的心也变得特别柔软。但愿学生们能保持这一份清醒、这一份自爱、这一份斗志,直到永远。
然而,我想,自己身为老师,就必须先做到,每天到学校都必须保持清醒、自爱和斗志,而且另外还要加上一份忍耐,否则这么能够帮助学生保持清醒、自爱和斗志呢?——说到底,只有自己有的东西,才能够教给别人啊,特别是有关人格修养的东西!

2009年2月2日星期一

祈祷:让我把学生教好

今天一早到学校,就在信箱里看到江校长送的书签:Teachers' Prayer。读完之后,很是感动。
反省自己,过去一个月的表现,很是惭愧。从今天起,要努力做到每天祈祷,让自己能够不断回归心灵花园,让自己能够不断开发生命潜能,让自己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把学生教好!

2009年1月31日星期六

师师互动和亲师互动

这两天,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要把NA班的学生教好,一定要召集所有教导这一班的老师,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建立共识,商量对策。只要大家都本着关怀和帮助学生的爱心,采取“对付不可接受行为,不对付人”的具体方法,没有理由不能克服困难。
教师内部建立了共识和联合阵线,再进一步联络和团结愿意配合的家长,效果相信会更加显著。

2009年1月23日星期五

《白菜汤》主题: “盐”就是爱

前几天备课,对于中一高级华文课文《白菜汤》一文的主题总觉得有些纳闷。后来,在互联网上找到答案,揭开谜团。原来:“白菜汤”就是生活,“盐”就是爱。加了盐的白菜汤是具有生命的,绝对不能浪费,这为老寡妇所深知,地主太太却一无所知。拥有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这大概就是屠格涅夫所要表达的吧!

2009年1月17日星期六

象声妙联:鼓声锣声,热闹非凡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大庆
举国若狂,群狂群狂群欲狂
(注:此联乃是当年国初潘金陵老师所传。)

孤儿:找不到回家的路

1 我国已故戏剧家郭宝昆曾经把国人比喻为“文化孤儿”。深以为然。无他,画出吾心之状耳。
2 愧为母语教师多年,窃以为“母语是文化孤儿回返精神家园的一条路”,只是此话向谁说去?说了,又有谁能听得懂?——首先,大家都太忙了,哪有人有空停留脚步来听你说?

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

苦闷:怎么教普通学术班学生啊?

今年上完了中五和中四普通学术班的课之后,心中甚是苦闷。中五班学生比较成熟,还好,只是YR一直睡觉,叫他也不理。中四班的就令人头痛,要嘛不带课本,要嘛带了课本却不肯听课。一定要细心思考教导他们的特殊方法。

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

L捣乱记

今日到中四普通学术班上课,要求学生把模拟考题本后面的答案撕下交上来。L就故意把答案撕下后丢到课室的一个角落(这是后来才知道的),然后声称自己已经交到桌上了,一直装死抵赖,到最后不得已告诉全班:“大家帮助L找答案,找到了就下课!”L才乖乖自己去捡回答案交上来。
这个事件告诉自己:只要镇定,还是应付得了顽劣的学生的。但愿自己天天保持这一份镇定和清醒。

2009年1月13日星期二

2009-1-12课后反思

今天上了中四普通学术班,给他们抄写范文(下水作文)。大多数同学都很合作,只有S和H不肯配合。H从头到尾就一直伏在桌上睡觉,S就一直坐在那里磨磨蹭蹭。如何推动他们学习呢?——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因为天底下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是还没有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罢了。

2009年1月11日星期日

一个星期就这么过去了

时间真的是不等人,2009年开学,一个星期就这么过去了。一定要好好把握剩下来的时间,在今年做出改变,决不可因循苟且!

2009年1月7日星期三

江校长今天周会说的7Ups

1. Wake Up: to celebrate being alive.
2. Dress Up: Not only in terms of attire, but also in terms of good behaviours and with a smile.
3. Listen Up: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4. Stand Up: For worthy cause.
5. Look Up: to good people.
6. Reach Up: to actualize individual dreams.
7. Lift Up: to bring someone along.

2009年1月6日星期二

明天的挑战:中四普通学术班的第二堂课

想起明天(4-7+4-6)班的华文课,心中就充满压力。不容易啊,要引导这一群学生学习。明天打算给他们写作:新学年,新希望。要怎么激励和引导他们呢?要给他们带稿纸吗?L、H和O三人还会交白卷吗?----我应该排除一切顾虑,才能激励自己去接受挑战。

2009年1月5日星期一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
一、总 叙
1.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二、入 则 孝
2.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3.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4.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5.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6.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7.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三、出 则 弟
8.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9.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10.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11.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12.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四、谨
13.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14.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15.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16.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17.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18.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五、信
19.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20.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21.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22.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23.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24.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六、泛 爱 众
25.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26.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27.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28.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29.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30.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七、亲 仁
31.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八、余 力 学 文
32.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33.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34.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弟 子 规 终

What is success?

When success in the classroom is defined in terms of competitive status with others, only a few students can be successful. However, when individual growth is the criterion for success, then all students can experience success regardless of their comparative status. (Robert J. Marzano, What Works in Schools) ----- The Leader in Me, page61.

2009年1月3日星期六

5/2班 学生问:“不二过”是成语吗?

“不二过”意思是: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原本是2500年前,孔子(551BC--479BC)评论颜回的话。后来人们用来勉励自己或教导子女、学生。可以算是成语吗,老师也不知道,不过肯定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一句话。

2009年第一堂课(5/2+5/3华文班)

教学重点:
1 为了会考==〉反复操练==〉纯熟(最好成绩);
2 自信+ 自律+方法=B4以上的成绩;
3 自我对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关于怎么考取好成绩,学生说:
1 要读很多故事书;
2 要多练习;
3 要改变态度;
4 考到好成绩,给家长看;
5 希望自己可以进理工学院(Poly)或初级学院(JC);
6 告诉自己:我能做到,给自己一个机会发挥;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7 要多读报章;
8 要听老师的话;要听老师讲课;
9 看多一点华文新闻;
10 每天回家要温习功课;
11 不要看太多电视。
12 要多努力,要更专心。

2009年第一天上课(4/7级任班)

2009年1月2日向级任班4/7班学生讲的话:
1 能力:人人不同,但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比不上人,而自暴自弃。应该找出自己的特长,加以发挥。例如:学术能力比不上人,可以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
2 行为:人生活在团体之中,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努力改掉不被接受的行为,才能让自己、让别人生活得快乐一些。
3 人本身:人人都是一样的,都是100分,都具有无限潜能,不应该看不起任何人,即使他的行为或者能力一时比不上自己。(补记:可惜的是,社会上大多数的人,都是根据我们的行为和能力来判断我们的好坏。重要的是,我们要牢牢记得,我们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这一生的用处,就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行为,最终一定可以做一个让自己、让别人都满意的人。)